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90年壮志不竭 人民军队为中国梦筑牢坚强后盾

发布时间:2017-08-03 16:38:03


  时光见证历史,历史辉映时代。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0周年的重大历史性时刻,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方向和光明前景,这对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90年风雨岁月,90年辉煌历程。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从井冈星火到长征风云,从驱逐日寇到解放中国,从抗美援朝到保疆卫边,从远洋护航到世界维和,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挺起复兴的脊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5年努力,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历史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不忘初心,大力传承弘扬,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才能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诚如习主席指出,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在前进道路上,英雄的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必须矢志不渝坚持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敢于为崇高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必须大力弘扬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斗志;必须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人民子弟兵。这既是英雄的人民军队踵武相承的红色血脉,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

  强国才能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历史规律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力量。恰如习主席所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放眼现实,我们国家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实现中国梦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而国家的命运、复兴的征程,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军队建设的成败、国家安全的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此,更加要求英雄的人民军队奋勇前行,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

  倚剑长啸强军梦,铸就军魂向复兴。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从1927到2017,嘹亮的军歌和鲜红的旗帜没有改变,人民军队前进的号角响彻复兴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强军事业,就必须按照习主席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唯此,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强后盾。

责任编辑:吕皓天    

文章出处:法制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212685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