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
9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出席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饱含深情的问候,催人奋进的嘱托,让广大法院干警倍感温暖、倍增信心。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党中央的关怀厚爱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打好防控风险攻坚战
亲切的握手,殷切的叮嘱……回想起当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场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信访办主任王志勇仍感激动和振奋。
“感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全国综治先进工作者,王志勇深有感触地说,涉诉信访工作关系到最广大、最普通群众的切身权益,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对法院的感受,甚至是对党的感受。化解信访案件不仅要用法治方式,还要综合运用情感关爱、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多种方法,不仅要重视案件的法律效果,还要重视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不仅要做好个案的审判执行,还要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局中,纳入到平安中国建设的大局中。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事关国家治乱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放在第一位。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也是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与使命。今年以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依法公开审理了两起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件。该院法官常中萱表示,对于该类案件的审理,该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全国综治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曾经审理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高玉伦越狱案等一批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大案要案。“作为一名法官,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到深处,落在实处’。”该庭庭长李岫岩表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充分发挥司法机关断案惩恶扬善功能,充分发挥刑事审判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以“四化”为支撑,推动共治善治
“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总书记这些内涵丰富的词语塞满了下一步努力的工作空间。”刚刚当选十九大代表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在这一天里参加了三个会。尽管忙碌,她仍觉得这是幸福的一天,因为“在综治问题上有很多慰藉和收获”。
“实践证明,综治的力量不仅呵护法律规则的养成,而且注重人的接受程度以及工作的张力和弹性,用最人性化的至爱努力满足规则与公民之间的契合度,最终赢得民心,赢得对法律的支持度。我们所做的不仅是法治,而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宋鱼水说。
这次会议指出,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发挥制度优势,以共治善治为目标,以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为重要支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正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
同为十九大代表的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法官黄志丽,在聆听了习总书记对综治工作指示后感慨万千,“做为一名法官,我深感责任之重大。”
如何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开创综治群防群治新局面?这是黄志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黄志丽法官工作室”的实践,让她更能体会到作为法官,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创新司法服务方式,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服务,把矛盾更可能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平安综治所发挥的作用,“更加能够印证习总书记对综治工作的指示是何等的高屋建瓴。”